7月14日下午,在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23歲的退役軍人朱錦陽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阜寧縣首位00后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這份“生命種子”將第一時間送往患者所在醫院,為一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帶去重生的希望。
?
?朱錦陽是阜寧縣一名光榮的退役軍人,2021年入伍,2023年退伍。2023年返鄉后,在縣紅十字會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舉辦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活動中,他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生命,當即選擇留下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志愿者。今年5月22日,在得知自己與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時,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履行捐獻承諾。“作為一名退役軍人,為人民服務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能夠用這樣的方式挽救生命,是我的榮幸。”
造血干細胞是人體所有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能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等,被譽為“萬能細胞”。它可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75種疾病。現代造血干細胞捐獻通過外周血采集,已經不需要再從脊椎中采骨髓了,無需手術、過程安全。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輕微疼痛感和不適將會很快消失。
?
?捐獻當天,朱錦陽平靜地躺在采集床上,血液通過分離機緩緩循環。經過4個多小時的采集,172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順利采集完成。整個過程中,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全程陪護,醫護人員密切監測著他的身體狀況。
目前,朱錦陽的身體恢復良好。捐獻完成后的他第一時間就牽掛起了那位素未謀面的患者:“希望那位患者能早日康復,重獲健康,好好享受生活的美好,也希望更多人能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并加入志愿者隊伍,讓更多患者獲得生的希望。”
“錦陽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做什么事都很有主見。”朱錦陽的母親劉婷婷說,“這次他決定捐獻造血干細胞,我們雖然心疼,但更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和擔當。作為母親,我希望他平安健康,也希望受捐者能早日康復。”
?
?據了解,朱錦陽是鹽城市第145例、阜寧縣第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縣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周艷艷表示:“我們由衷地感謝朱錦陽同志及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詮釋了新時代阜寧青年的責任擔當。縣紅十字會作為這項崇高事業的推動者和服務者,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做好捐獻志愿者的宣傳動員、血樣采集、捐獻服務保障以及人道關懷等各項工作,為推動阜寧縣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江慧文 張昌友
責編:周澤熙
一審:蔡志良
二審:蔡 浩
三審:張亮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