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老兵常利民因病去世,捐獻出了遺體和角膜,幫助2位患者重見光明,離世前,他曾顫抖地寫下“身體全部捐獻給祖國”……距離11月2日,父親永遠離開他的日子,已經有一周多的時間了,但是每當看到父親留下的字跡,常誠心里都會緩緩地涌起一股熱浪,他知道那是父親留給他的力量。“‘身體全部獻給祖國’常利民2024年10月18日。”紙條上這幾個一筆一畫,盡可能工整的漢字,是常利民留下的遺愿。雖然不知道身體十分虛弱的父親當時思考了多久,費了多大力氣才寫完這幾個字,但常誠知道,這肯定是身為黨員的父親最掛念的事。


常誠:當時我看到這個事情后,我心頭一下子很激動,也覺得我爸對我很殘忍。但是想到我爸這一輩子,從來貴州當兵開始,他一直都是給貴州做貢獻,可能他走的時候還是希望把他自己的軀體奉獻給他熱愛的這片土地。

看到父親捐獻遺體的決定后,常誠認真思考了一會便與貴陽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聯系。第二天,順利完成了遺體捐獻登記流程,自那之后,父親常利民便陷入了長時間的昏迷。

常誠:就那一刻按完手印以后,我感覺他(父親)是一種釋然的感覺。父親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得了這種疾病,但是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軀體,為攻克膽管細胞癌做一點點貢獻。我爸一直都覺得人死了之后,一把火燒了之后啥也沒有,還不如留下來給社會做點貢獻。

常利民,1952年生于河北省盧龍縣,1973年1月,未滿21歲就應征入伍來到貴州。自此,在貴州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成家,完全融入其中。在兒子常誠心中,父親的形象一直都是勤勞簡樸的樣子。

常誠:父親很多時候會默默地去做一些事情,不求回報。對我的外公外婆,還有我爺爺奶奶,他很孝順,只要老人生病,他都是勤勤懇懇地守在老人旁邊。最后我爸選擇了走這條路,其實我作為子女的,回想以前他對我的教育完全能理解我爸的用心。

去年底,71歲的常利民被確診為膽管細胞癌,這一消息讓全家如同遭遇晴天霹靂。為了讓父親的病情盡可能地得到控制,常誠帶著父親多次前往重慶、長沙、南寧等地就醫,但由于腫瘤惡化、轉移,以及長時間放化療的緣故,讓本來就上了年紀的父親出現了多器官衰竭的跡象。

11月2號,常利民在醫院安詳離世,雖然生命在72歲這一年畫上了句號,但因為捐獻遺體與角膜的決定,他的生命將在其他地方延續。

貴州省紅十字愛爾眼庫 副主任 舒霞:11月6號完成了角膜移植,幫助2位患者重見光明。

在父親從小的教導中,常誠懂得“但行好事”的意義,堅持23年無償獻血,這次父親又用實際行動,讓他重新理解了生命的意義,常利民的身體雖然離開了,但他的精神永遠留在這片他深愛的土地。